Loading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字典 > 内容 繁体中文
  • 字典

日期:2021/11/18 15:32:00 人气:736 标签:

《尚书·洪范》说:水曰润下、火曰炎上;木曰曲直、金曰从革;土爰稼穑。

前面我们也已经讲过了“木”的—曲和直两个特性是正好相反。难道金的特性“从革”二字的意义,不也该表示金的两种正好相反的不同特性吗?如果真是这样的话,那么,“从”字表示是什么意思?“革”字又该是个什么意思呢?从革二字,又分别表示了金的哪两种正好相反的不同特性呢?

在《道祕天书》里金:从合从米。

我们先来看“合”字。

合字,从亼[jí]会.png[huì]。这叫做“会.png[huì]成合”。

亼字,从点从分从一,本义是指“道生一”的一个演化过程。大道分散演化的第一步,是由一个点,变成了一个“一”。“一”在表示什么?“一”在表示上下时空的界线,也就是阴阳的分界。这个时候,阴阳还是共用一条分界线,难分你我,所以叫“混一”。到“二”的阶段时,上下两横,就各自代表阴与阳的边界了。这个时候,阴阳就好像男女二人那样,各成体系,各有边界,彻底独立了。

注意:这一撇一捺两笔,在不同字形的实际应用中,其实是有方向的。如果要表达从一个元点发出两笔理念的,那就读作分;如果要表达两笔趋向汇集一点的,就读亼。分和亼,分别是“道生一”的顺逆过程。

[jí]字,发的是两个基本笔画左曳1.png[yè]弼1.png[bì]的切音[jie]。注意,亼字古读音发的是短促的[jie]音,这在某些地区的方言里依然存在。而会.png[huì]字呢,发的是辅1.png[fú]弼2.png[zhì]的切音“分”了,后来演变成了[huì]的音。

但是,我们要注意:这些规则在设计之初,是严格的。但是,随着文字在历史中不断的演化,在实际应用中,其区别逐渐都淡化、甚至混用了。

会.png[huì]字,是个颠倒的亼字。当这两个字单独出现的时候,正的亼字就表示“道生一”的顺的过程,颠倒的这个会.png[huì]字就表示“道生一”的逆的过程。

至此,我们再多说一句。我们平常所说的“集会”二字,大家有没有想过他们的本质区别。集,是一种长久的聚结,可能直至全部消亡,都不会再解散。比如军队;而会呢,是一种短暂的相聚,其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散,散后更好地各自为政。所以,集的本质是聚,而会呢,其本质是散。大家要注意这一点。

会.png[huì]二字,上下相对,就组合成了一个“合”字。这个时候,我们就需要转变一下思维了。这个时候会.png[huì]二字里的那个圆点,就不再代表大道了,而是分别代表大道的阴阳两极了。因为什么呢?因为这两个字形成了一个相对关系。这个时候,阴与阳各有其一套聚散体系,其中间的两个“一”,就形成了个“二”字的态势。我们说,此时阴阳互相吸引,双方都有“合二为一”的意愿了。而一旦双方互通有无、达成共识、形成成果,二字中间产生了个一,二字变成了三,就形成了一个“吉”字。吉字,发的是亼的音,本义是各种不同的力量都能凝聚在一起,这就是好的。当然,吉字中间的“一”,也可以写成竖一,就成了这么个字形。

那位说,为什么古代的很多“吉”字,都写成了下边是个“凵”字了呢?这是为了表达天圆地方、天地和合的意义。

当我们明白了金字的“会.png[huì]成合”后,再接着讲“金”字的中间部分,也就是这个“米”字。

米字,由一个横一和两个竖三组合而成,发的是中间的“一”音。其中竖三,读作晃[huàng],本义是摇摆不定。他两层含义:“二合为一”,与“一分为二”。在表达“二合为一”意义时,又可以写作“公、光.png”,读作公或光,引申义是至高无上、唯我独尊;在表达“一分为二”时,写作“私、细.png”,读作私或细,表示最最渺小、隐微不显。

这样,米字上下两个竖三里,都就包含着两种意义了:聚、散。

那么,米字中间的这个横一,与上下两个竖三之间,是不是也包含着聚散两种关系呢?我们说,确实如此啊。

第一,米字整体“散”的意义的表达:中间的横一,先分化出上下两个竖一,然后两个竖一各自又分化出两边的竖二。

第二,米字整体“聚”的意义的表达:先是上下两个竖二分别合成了上下那两个竖一,上下两个竖一进而合成了中间的横一。

至此,我们再来综合说这个“金”字的内涵。可以说这个“金”字,同时兼具表达了从上下左右前后向中心聚合、以及从中心向上下左右前后分散,这两层意义。也就是说,金的特性是在上下左右前后六隅空间内或聚或散、时聚时散。

有人可能会说了。你说金字表达了上下左右的聚散,这个我能理解。你说他还表达了前后的聚散状态,我就理解不了了。

其实,古人也想到了这个问题,所以在金字的旁边又加两个圆点,分别点在了金字下方的会.png[huì]字的上下,以表示金字前后的聚散特性。

那位说,为何木字中心就是个“点”,而金字中心却是个“一”呢?

这是因为,在五行知识体系里,单从金木二行的相对关系来说,木为气、金为质。气,有不可见的无性,故而用了代表“大道”的“点”;而质呢,具有可见的有性,故而用了相对于不可见的、无性的大道的那个“点”是可见的、有性的“一”。

我不知道我这么表述,大家是否能够理解。

最后一个问题,《尚书·洪范》说:金曰从革。什么意思?从,是什么意思?革,又是什么意思?

从,本义是跟随。引申义是参加、联合、聚集、群体等等。我们在《道祕天书》序言里曾经讲过,对于一个家族、一个族群、一个民族的称呼,今天叫“族”,而在古代呢,则称呼为“从”。我们都知道战国时期的“合纵连横”策略,其实“合纵”一词,本该写作“合从”,就是联合、聚集、团结的意思。那个“连横”的“横”,准确来说也是平衡的“衡”,意思是两端分列对等。“从衡”二字,表达的也是一对反义词,即聚、散二义。

而革字呢?革字在《道祕天书》里是从屰从两个𠙵[kǎn]从两个点,发𠙵[kǎn]和屰的切音[kei]。什么意思呢?就是说,通过屰的手段,把原有的一个时空一分为二,让他们各有中心、各成体系、是各自为政,而后再进行统一,合二为一,又成一个新的时空。通俗来说,就是打破一个旧世界,建立一个新世界。但“革”字更侧重于“打破一个旧世界”的意义,也就是“散”的内涵。

至此,我们就明白了,《尚书·洪范》所谓的“金曰从革”,却原来“从”为聚、“革”为散。“金曰从革”的从革二字,与“木曰曲直”的曲直二字一样,都是一对儿反义词。从革二字表现了五行之“金”的两种特性:聚和散。

    本文网址:http://www.dmts.cc/show.asp?id=34
    上一篇:
    下一篇:
    • 栏目分类
    • 热卖商品
    更多>>
    • 常见问题